<strike id="jzf9t"></strike>
<form id="jzf9t"><nobr id="jzf9t"><progress id="jzf9t"></progress></nobr></form>

<span id="jzf9t"><th id="jzf9t"><th id="jzf9t"></th></th></span>
      <address id="jzf9t"><address id="jzf9t"><nobr id="jzf9t"></nobr></address></address>

      <em id="jzf9t"></em>

      <form id="jzf9t"><nobr id="jzf9t"><progress id="jzf9t"></progress></nobr></form><listing id="jzf9t"><listing id="jzf9t"><meter id="jzf9t"></meter></listing></listing>
      <address id="jzf9t"></address>

        <address id="jzf9t"><listing id="jzf9t"><progress id="jzf9t"></progress></listing></address>
        <form id="jzf9t"></form>

        新聞頻道 > 創建新動態

        更多

        楚網管評之十三:網絡文明,潤澤人心

        發布時間: 2012-08-09 08:28   來源: 荊楚網   進入電子報

            有句網絡名言風靡一時,"在互聯網時代,你不知道對面上網的是人還是狗。" 我們創造了網絡,網絡也影響了我們的生活。網絡以它的開放、互動、快捷等特點,逐步成為人們獲取信息、交流情感、豐富生活的重要工具,但同時,又以其虛擬、匿名、管理制度相對寬松等特點,成為民眾發泄情緒的"最佳"渠道,有些不負責任的言論放大后甚至會演化為網絡暴力。

            網絡是我們學習、工作、生活的好幫手,我們提倡網絡文明,反對網絡暴力;我們呼吁網絡文明從我做起,讓文明之泉潤澤每個人的心靈。

            網絡文明可以傳遞溫暖,感染人心。2012年7月21日,特大暴雨襲擊北京。暴雨無情人有情,通過網絡,人們緊緊團結在一起。在微博上,有人通宵播報路況,有人不停轉發受困消息,有人發布消息開放住宅接納路人,有人告知私家車免費送人。每個人的舉手之勞,匯在一起成了一股強大的力量,這樣的力量,使我們溫暖,使我們感動,使我們有信心戰勝一切困難,因為,我知道,無數的人在網絡上關心著我們。

            網絡文明可以救危助弱、創造奇跡。2011年新春伊始,湖北父親彭高峰通過網絡找回了被拐三年的兒子彭文樂。我們一方面譴責人販子的喪盡天良,一方面感嘆網絡的巨大力量。三年來,彭高峰鍥而不舍尋找孩子的事情被媒體披露后,在網絡上引起強烈反響。荊楚網率先制作大型尋子專題,搜狐、深圳新聞網等各大網站積極相應,形成網絡尋子聯盟。彭高峰的遭遇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網上興起了"微博打拐"的熱潮,許多地方公安機關也加入到微博打拐中。最后,借助網絡,借助微博,在這個兔年春節里,彭高峰找到了兒子樂樂。網絡以其巨大的影響力,創造了一個奇跡。

            網絡文明可以洗滌人心、凈化靈魂。最美的司機杭州吳斌,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完成了靠邊停車、拉手剎、打開雙閃燈等保障安全的動作,掙扎著站起來,疏導24名乘客安全離開;最美的女教師佳木斯市的張麗莉,在危險來臨時,奮不顧身推開學生,自己卻被卷入車輪下;最美的老太太應城李金香,不顧自己年老體弱,用盡全身力氣救助同伴,用生命唱響一曲《夕陽之歌》……種種事跡經網絡傳播、放大,洗滌、凈化了我們的靈魂。

            敲擊鍵盤,滾動鼠標,為素不相識的人貢獻我們的力量,每個人的力量也許很小,但涓涓溪流,可匯聚江海。讓網絡之泉滿載人間大愛,潤澤每個人的心靈。

            讓我們爭做網絡文明的倡導者、參與者、引領者和踐行者。(作者:李薰)

        (本文來源:荊楚網 編輯:劉鄲)
        關鍵詞:

        相關新聞:

        黑人与欧洲性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