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jzf9t"></strike>
<form id="jzf9t"><nobr id="jzf9t"><progress id="jzf9t"></progress></nobr></form>

<span id="jzf9t"><th id="jzf9t"><th id="jzf9t"></th></th></span>
      <address id="jzf9t"><address id="jzf9t"><nobr id="jzf9t"></nobr></address></address>

      <em id="jzf9t"></em>

      <form id="jzf9t"><nobr id="jzf9t"><progress id="jzf9t"></progress></nobr></form><listing id="jzf9t"><listing id="jzf9t"><meter id="jzf9t"></meter></listing></listing>
      <address id="jzf9t"></address>

        <address id="jzf9t"><listing id="jzf9t"><progress id="jzf9t"></progress></listing></address>
        <form id="jzf9t"></form>

        關注我們
        荊楚網 > 鄂東新聞 > 咸寧新聞 > 咸寧資訊

        通山縣“紅色IP”與特色農產深度融合,書寫鄉村振興新篇章

        發布時間:2025年05月23日17:59 來源: 荊楚網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程思 文雅)“軍旗所指即征程,接旗所意即奮進!接過歷史接力棒,走好新時代長征路,當好紅色基因的傳承者!”5月21日,隨著授旗儀式的舉行,來自通山縣各界的90名黨員代表和中小學生代表整齊列隊,整裝待發,以沉浸式體驗重溫92年前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七軍在這片熱土上播撒革命火種的光輝歷史。

        微信圖片_20250522191650.jpg

        演員、群眾揮動彩旗。通訊員 唐成 攝

        1933年8月1日,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七軍在湖北通山隱水黃石洞成立,為保衛和發展蘇區作出了重要貢獻。如今,為了讓更多人了解這段歷史,傳承紅色基因,在省紀委監委機關駐村工作隊幫扶下隱水村精心打造“重走紅軍路”紅色研學項目。

        作為第七屆湖北通山?大畈枇杷旅游季三大推介項目之一,該項目線路全程1.75公里,將周邊村灣巧妙串聯,沿途設置紅軍軍史墻繪、兩館一中心、攻打縣城、穿越封鎖線等11個特色點位,讓游客在“行軍”途中感受紅色文化魅力。

        在活動的首站,一曲《工農兵聯合起來》驟然響起,化身“赤衛隊員”和“游行學生”的演員們與群眾揮動彩旗,仿佛將人拉回到1927年通山農民運動興起的沸騰年代,工農兵團結一心鬧革命的熱烈場景。

        微信圖片_20250522191635.jpg

        還原鬧革命的熱烈場景。通訊員 唐成 攝

        沿著斑駁的石階上行,《十送紅軍》旋律在山谷間回蕩。現場合唱團演員們立于“險隘”處,用歌聲還原紅軍長征的艱難跋涉。歌曲《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則重現了紅軍幫老鄉挑水掃院的畫面。

        終點處的勝利會師將氣氛推向高潮。當《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的旋律響起,枇杷樹下的老農、學生、演員同時揮動旗幟隨著哼唱起來。

        “第一次近距離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跡,很震撼,也鼓舞我要努力學習,成為一名新時代的好少年”通山縣大畈中學學生林趣說。

        活動現場,枇杷采摘體驗區與紅色文創展位相映成趣,見證著“紅色IP”與特色農產的深度融合?!拔覀円岃凌烁?,讓紅軍路更亮?!蓖ㄉ娇h大畈鎮黨委書記徐良開望著革命遺址上高聳的城墻說。

        微信圖片_20250522191658.jpg

        枇杷采摘體驗區碩果累累。通訊員 唐成 攝

        據悉,“重走紅軍路”項目自4月25日正式運營以來,接待研學團隊超2000人次,帶動當地40余名村民固定或靈活就業。

        如今,隱水村通過創新“紅色教育+鄉村旅游”融合發展模式,打造研學隱水旅游品牌,既富了村民“口袋”,又美了鄉村“顏值”,92年前星火燎原的山村,正以果香為墨、紅旅為筆,書寫著鄉村振興的新篇章。

        【責任編輯:呂鑒蕾】
        黑人与欧洲性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