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夏,南昌大學先骕園內的“蘭園”,滿目都是形態各異的蘭科植物,濃綠而幽靜。一股蓊郁的氣息籠罩著這塊蘭花天地。
在這里,我第一次見到生命科學學院的楊柏云教授。他是珍稀瀕危蘭科植物大黃花蝦脊蘭、楊氏丹霞蘭的積極拯救者與保育者。
楊柏云其人,也如蘭科植物一般生機勃勃。他高大、健談,鬢邊白發更襯托出這位學者的風范——潛心從事教師職業近40年、做蘭科植物保育工作近30年,獲過許多榮譽:全國模范教師、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
所有的摯愛,都可追溯到童年。楊柏云生于江西進賢農村,從小對植物、泥土的心理親近與樸素認知,深深影響了他的人生歷程。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幾十年來,楊柏云不斷用自己的個體生命去體悟蘭花的生命。兩種生命間的交織、映照,愈來愈美麗。國家一級保護植物大黃花蝦脊蘭在全國的野生資源存量極為稀少,2017年江西境內首次發現野生大黃花蝦脊蘭,楊柏云立即將標本帶回實驗室。此后他與團隊用5年時間,經過上千次重復試驗,揭示了其瀕危機制,建立起無菌培養和真菌共生培養的繁殖體系,對這種蘭花進行了規?;?,并連續3年在19個野外回歸點開花結實,完成了大黃花蝦脊蘭在自然界的自我更新。
另一瀕危珍稀品種“楊氏丹霞蘭”的找到過程同樣動人心弦。
2015年,楊柏云于一個偶然的場合得到線索,稱在井岡山地區有可能存在蘭花的一個“新屬”。聽者有心。第二年早春,楊柏云奔赴井岡山。果然,在辛苦跋涉之后,于一戶人家的后山隱蔽處,看見幾株燦爛如云的丹霞蘭。他十分激動。此前,丹霞蘭僅在我國廣東發現極少量,江西由此成為發現丹霞蘭的第二個省份。
2021年,楊氏丹霞蘭被列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植物。
身體力行地做植物研究,與單純用眼睛欣賞植物,完全是兩件事情。蘭本生于自然,珍稀品種更是躲藏于深山野林。只有走人跡罕至的山路,才可能有新的發現。每年楊柏云都花幾個月時間帶領團隊奔赴山野,江西幾乎每座山都留下了他們的足跡。艱辛的科研調查之外,還要防惡劣天氣,防毒蛇出沒,防被巖壁剮傷,防車輛陷進泥潭。顯然,“吃苦”已成家常便飯,但“苦”中有著別樣的“甜”。
在楊柏云這里,蘭科植物的保育工作是具體的,繁重、艱苦、枯燥。但“保育”二字,又有更深廣的意蘊,它透露的既是“人”這種生命對“蘭”這種生命的摯愛,更是人對其他物種的尊重、對整個生態的照護。
“很神奇呢,即使周圍亂糟糟,蘭花生長的那塊地方,卻總是干干凈凈的。”即將奔赴武夷山開始新一輪植物普查的楊柏云告訴我。他研究了一輩子蘭花,我依然能從他說這句話時的神態和語氣里,聽出他對蘭花某種驚奇不已的心聲。那驚奇,像孩童張望世界時的清澈與新鮮。人愛世界的方式有很多種,或許在楊柏云這里,他通過愛一朵蘭花,來愛這個世界,并且通過對蘭科植物的畢生研究,確立了在這世界的“支點”。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apatronics-ks.cn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