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墻灰瓦的老建筑披上了藝術新裝,千年慈氏塔靜靜矗立,舊漁村變身特色小鎮,漁家文化消費業態林立,吸引全國游客打卡……今日,“江湖不遠 岳陽很近”——全國網絡媒體“湖南e周”主題宣傳活動采訪團走進岳陽市洞庭南路歷史文化街區和洞庭漁歌小鎮,在老村舊街的煥新中,體會文旅深度融合的力量。
一條老街,重塑新巴陵勝狀
洞庭南路歷史文化街區是以千年古樓岳陽樓為核心拓展的休閑街區,北起岳陽樓,南至南津港,東鄰先鋒路,西倚洞庭湖最美岸線。
“這里過去是岳陽最繁華的地方,靠近碼頭,漁民打的魚一上岸就被搶購?!本用衲呖儎资沁@條街上的“老口子”,提起舊日時光,語氣里滿是回憶。
近年來,通過對老街59棟歷史建筑與118棟傳統風貌建筑進行“修舊如舊”改造,引入文創雅集、非遺工坊、沉浸演藝等特色業態,洞庭南路已成為集文化旅游、市井商業、濱水休閑、民俗風情等多功能于一體的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
街河口是街區入口,人氣最旺,規劃為餐飲區;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慈氏塔附近,則規劃設計為文創區;再往南,臨近岳陽港遺址公園,規劃成了民宿區……早在設計初期,當地部門就充分考慮地方特色,最大程度讓商業符合街區文化調性。
“要不要吃蝦?新鮮的小龍蝦!”“快看!這里有哪吒!”“‘慶歷四年春’居然是家糖水店!”“這家店的老式漁具,已經很少見了!”餐飲、文創、非遺、民宿……一個集多元業態于一體的“湖系生活體驗區”展現在游客眼前。
如今的洞庭南路歷史文化街區有著多張名片: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聚集區、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這里已成為最具洞庭湖特色的文旅長廊,飽含著重塑“新巴陵勝狀”的夢想,成為年輕人的打卡勝地。
一座小鎮,打造詩意棲居地
腳下街道繪滿五彩魚形圖案,建筑外墻上巨幅漁文化壁畫栩栩如生;漁鄉酒館、湖町別院、漁歌小院、湖畔民宿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漁村生活體驗;色彩鮮艷、造型各異的魚群“游動”在小鎮各地,訴說著洞庭漁鄉的故事……
漫步在洞庭漁歌小鎮,很難想象這里曾是老舊漁村。這座由退捕漁民村落改造而成的特色小鎮,通過老舊小區改造、黑臭水體整治、城市更新等項目的實施,實現了華麗蛻變。
行走在小鎮,隨處可見笑靨如花的居民?!拔覀兪来钤谶@里,以前靠捕魚為生,現在小鎮成了景區,我們也做起了特色魚丸生意,來的游客都要帶幾包走。”小鎮居民羅輝告訴我們,改造后的小鎮環境越來越美,游客越來越多,居民們的生活也越來越好。
站在小鎮中央,看孩童在魚形路燈下嬉戲,老人三三兩兩在街巷悠然納涼,游客們徜徉街頭聽漁歌、觀漁戲、品美食……這座7.8萬平方米的小鎮正以“生態風、國際范、文化味、煙火氣”的獨特魅力,成為岳陽“江湖名城”的新名片,讓每個來訪者都能找到自己心中的“洞庭夢”。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apatronics-ks.cn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