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jzf9t"></strike>
<form id="jzf9t"><nobr id="jzf9t"><progress id="jzf9t"></progress></nobr></form>

<span id="jzf9t"><th id="jzf9t"><th id="jzf9t"></th></th></span>
      <address id="jzf9t"><address id="jzf9t"><nobr id="jzf9t"></nobr></address></address>

      <em id="jzf9t"></em>

      <form id="jzf9t"><nobr id="jzf9t"><progress id="jzf9t"></progress></nobr></form><listing id="jzf9t"><listing id="jzf9t"><meter id="jzf9t"></meter></listing></listing>
      <address id="jzf9t"></address>

        <address id="jzf9t"><listing id="jzf9t"><progress id="jzf9t"></progress></listing></address>
        <form id="jzf9t"></form>

        關注我們
        荊楚網 > 鄂東新聞

        鄂州農民收藏第一人,華容廢棄磚廠藏寶萬件

        發布時間:2025年04月16日18:47 來源: 荊楚網 ?(湖北日報網)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陶輝 通訊員 張潔瓊 肖運泉)在鄂州市華容區華容鎮五分村,一座廢棄多年的紅磚廠,近日成了熱門打卡地。70歲的老農姜軍明,耗時20余年,在這里打造了一座滿載“時光記憶”的民俗小院。

        從古樸的水車、石磨,到懷舊的剃頭刀、私章,上萬件老物件靜靜訴說著往昔民俗的動人故事。更令人欽佩的是,這位樸實的農民,為尋得這些“寶貝”,足跡幾乎踏遍全國,甚至不惜傾盡畢生積蓄。他常說:“這些可不是破爛,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智慧瑰寶!”

        癡心老農的“尋寶記”

        “瞧瞧這個三羊開泰紅木柜,左邊在浠水淘的,右邊在蘄春尋的,整整花了三年才湊成一對!”輕撫著油光锃亮的柜門,姜軍明眼中閃爍著光芒。

        20多年前,老姜在武漢徐東古玩市場觀摩時,被那些精美的瓷器深深吸引,從此便踏上了民俗收藏之路。

        沒有專業的收藏知識,他就上網查資料、虛心向老師傅請教;遇到騙子用假貨蒙騙,他笑著自嘲:“這是交學費練眼力呢?!?/p>

        “我常去河北保定、河南泌陽、江西南昌、恩施、宜都、咸寧通山、通城等地,看到心儀的‘老玩意’,總會想盡辦法帶回家?!崩辖蛉さ?,自己平常連件新衣服都舍不得買,但買藏品時“眼睛都不帶眨的”。

        “那時候,村里人都覺得我瘋了?!崩辖钢矍暗囊欢盐锛f,“可你看這些,哪一件不能勾起人們的童年回憶?”

        磚廠里的“瘋狂改造”

        2023年初,聽說村里打算改造廢棄磚廠,姜軍明一拍大腿:“建民俗博物館!”

        從此,這片荒地上便響起了“叮叮當當”的忙碌聲。

        在小院建設過程中,五分村的黨員群眾紛紛利用空余時間來幫忙,整理藏品、清掃衛生,大家都盼著這個小院能早日建成。

        為了把博物館建好,姜軍明把畢生積蓄80萬元都投了進去,每天省吃儉用,親力親為地布展廳、抬物件、搞綠化、修道路。就連建造用的木材,都是他親自去收購的。

        姜軍明說:“我只是想圓自己的一個夢,一個人一輩子總得為社會做點什么,讓自己活得更充實、更有意義?!?/p>

        他把全部心血都傾注在了這座博物館上。如今,博物館已初具規模,2024年4月,“民俗小院”正式對外開放,免費向公眾開放。走進五分村,遠遠就能望見一個古色古香的鄉村院落,中式建筑、木質雕刻,民俗和農耕物件一應俱全。

        會“說話”的老物件

        宋代的漢白玉石刻、明代的木雕、清代的蓮花紋中藥柜、民國的馬燈、泛黃的小人書……

        踏入“民俗小院”,仿佛穿越了時光隧道,瞬間與喧囂的現代世界隔絕開來。

        在“民俗小院”的各個展示區域,最令人心動的,莫過于那些精心收集的老家具、雕刻或擺件。它們被老姜巧妙地布置在書房、廚房、客廳、餐廳,甚至臥室里,生動地還原了一家人過去的生活場景。

        走進臥室,老姜睡的那張紅木床瞬間吸引了眾人的目光。床的雕花精致細膩,老姜滿臉自豪地說:“這套床是2013年我從沙窩收購來的,前幾年有人想出20萬收購,我都沒舍得賣?!?/p>

        “這只筆筒我也在用呢!”在臥室的寫字臺上,老姜拿起雕著喜鵲登梅的黃梨木筆筒,“老物件只有在使用中才能煥發生機?!?/p>

        “我想讓每一件展品都成為一本生動的教科書?!崩辖寡?,自己年紀大了,精力有限,希望有更多人能夠參與到民俗文化的傳承與保護中來,讓老祖宗留下的寶貴財富能夠代代相傳。

        【責任編輯:呂鑒蕾】
        黑人与欧洲性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