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jzf9t"></strike>
<form id="jzf9t"><nobr id="jzf9t"><progress id="jzf9t"></progress></nobr></form>

<span id="jzf9t"><th id="jzf9t"><th id="jzf9t"></th></th></span>
      <address id="jzf9t"><address id="jzf9t"><nobr id="jzf9t"></nobr></address></address>

      <em id="jzf9t"></em>

      <form id="jzf9t"><nobr id="jzf9t"><progress id="jzf9t"></progress></nobr></form><listing id="jzf9t"><listing id="jzf9t"><meter id="jzf9t"></meter></listing></listing>
      <address id="jzf9t"></address>

        <address id="jzf9t"><listing id="jzf9t"><progress id="jzf9t"></progress></listing></address>
        <form id="jzf9t"></form>

        關注我們
        荊楚網 >

        赤壁市蒲圻街道綜合文化站變身“美好生活的加油站”

        發布時間:2025年04月15日15:14 來源: 荊楚網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但唐靜 胡新華) 文化站該做什么,能做什么,怎么做?近日,筆者來到赤壁市蒲圻街道綜合文化站,這個站點并不大,卻源源不斷地為社區帶來正能量,蒲圻街道已然探索出以“文化站+社區服務中心+民間文體協會+志愿者組織”的創新模式,打造“美好生活的加油站”。

        圖片3.jpg

        小空間成大陣地

        2024年5月28日,蒲圻街道綜合文化站在原群藝館(老館)正式掛牌,陣地只有兩間辦公室和一個共用的舞蹈排練室。

        如何能讓小空間也有大作為,讓小空間也能大放光彩呢?蒲圻街道綜合文化站站長何保林在沉思。經過一番思慮,何保林決定與各社區聯手,實現共建。

        圖片1.jpg

        很快,蒲圻街道綜合文化站就與17個村、社區緊密攜手,共建立業余文藝宣傳隊共50余支,并且,還統籌轄區文化資源,成立了赤壁市旗袍文化藝術協會、赤壁市文化體育旅游促進會,開展了多種文體活動。

        隊伍壯大了,陣地的活動空間相對就更小了。去年,蒲圻街道綜合文化站在北街社區的支持下,利用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專門設立“蒲圻文化站舞蹈公益課堂”,為轄區文藝隊排練創造了新的條件。

        通過社區利用小區民房建成了一個“文化驛站”,給各民間文體社團、愛心企業提供一個共同建設、共同維護、共同使用的新型公共文化服務空間。

        文體活動豐富居民生活

        “文化站的職責就是要組織開展好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向廣大群眾進行社會主義思想道德、科學文化知識和黨的方針政策的宣傳教育?!焙伪A终f。

        圖片2.jpg

        為提升基層文藝團隊的整體素質,蒲圻街道文化堅持每月開展一次理論學習活動,并開設多種公益課程,甚至組織開展專場學習討論會,讓各基層文藝服務隊能明晰新思路,錨定新目標,筑牢文化自信的根基。

        為了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站打造了“踐行文明公益行”項目,引領各社會民間社團文藝宣傳力量。“新春文化惠民”“千人廣場舞”“社區文藝活動”“民間優秀節目匯演”“街角音樂薈”“跨年夜”等品牌文化活動,繪出文化繁榮之景象。

        當嘉樹農莊的辣椒滯銷無門時,蒲圻文化站組織開展“一代天椒”奏響鄉村振興助農行動,化解了嘉樹農莊的銷售難題。為宣傳赤壁市鳳凰山莊,蒲圻街道文化站通過文化活動引導周邊縣市區文化站組織500人打卡和800人的跨年夜活動,為景區宣傳和引流。

        圖片4.jpg.jpg

        在萬里茶道汽車集結賽中,蒲圻街道綜合文化站攜手崇陽白霓鎮文化站共同組織800余人開展“舞動浪口、一起向未來”交流活動,給萬里茶道汽車集結賽添足人氣。

        “文化站+”成果初現

        據了解,僅2024年,蒲圻文化站就組織開展群眾性活動逾百場次,服務群眾達5萬余人次。

        “僅僅是開展活動,那是零散的,是沒有特色的,是無法形成品牌的。我們得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摸索自己的工作模式,讓我們這個組織日日有交流、周周有活動、月月有亮點、年年有驚喜?!焙伪A终f。

        于是,蒲圻文化站秉持了共同締造的理念,將“文化站+社區服務中心+民間文體協會+志愿者組織?!碑斪餍碌墓ぷ髂J剑瑢崿F創新了工作模式,“1+1>3”的共贏效果。

        圖片5.jpg

        “我們是赤壁市文化體育旅游促進會的成員,但除了我們本身的活動外,我們也參與古城墻保護的志愿服務,也參與其他隊伍開展的活動,我們的活動內容更為豐富了?!背啾谑形幕w育旅游促進會雷文珍說。

        在新的工作模式下,蒲圻街道文化站的“文化站+”成果已初現,工作已漸現特色,蒲圻街道綜合文化站和蒲圻文化驛站也被群眾贊譽為“美好生活的加油站”。

        【責任編輯:呂鑒蕾】
        黑人与欧洲性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