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黃錚 通訊員 徐艷 曹杰)11月1日,記者沿省道S259來往在崇陽與通城縣之間的各個村莊之間。油茶花正開,豆干產銷旺,一幅壯觀的鄉村振興畫卷躍然眼前。
在這幅美麗圖景的背后,是一批鄉村振興先驅者和實踐者的默默奉獻,他們是承擔起引領責任的“頭雁”代表,他們的故事是鄉村振興中的一部分,也是鄉村振興的生動寫照。
依托村企融合,壯大集體經濟
從美麗鄉村到數字鄉村,再到未來鄉村和共富鄉村,不斷拓寬。咸安區高橋鎮白水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黃彪彪形成了對鄉村發展全面的理解,特別是對鄉村治理實踐和產業融合發展有了深入的認識。
“依托鄂旅投這只‘金鳳凰’壯大地方集體經濟,是村莊發展的重要策略?!边@是黃彪彪積極反思村莊的優勢、短板和特性得到的結論。
黃彪彪堅信,村企融合是鄉村振興的有效路徑,不僅能推動經濟的提升,更能促進鄉村文化、生態、社會的全面進步,為中國農村未來的發展開辟了新的道路。
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對于鄉村產業的單一性、規模小、品質低下等問題,黃彪彪提出要發力二產,打造品牌,開發拳頭產品。同時,他注意到三產融合發展應實現閉環效應,充分挖掘和利用豐富的山水及文化資源。
如今,“蘿卜公社”成了遠近聞名的特色小鎮,每年能為白水村帶來集體收入150多萬元。
倡導綠色融合,實現共富共榮
“只有黨支部強大,鄉村振興才有可能。”這是崇陽縣白霓鎮大塘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顏志鵬常掛在嘴邊的話。一個強大的黨支部,需要一位有魄力的領頭雁。因此他不斷提升自我,努力引領大塘村走向更光明的未來。
顏志鵬倡導綠色融合的發展理念:“希望通過產業融合,實現村里的共富共榮?!痹谒膸ьI下,大塘村流轉山林460畝,五組村民每年分紅6.9萬元。種植道地藥材黃精101畝,預計2025年集體經濟增收25萬元。
該村在建烘干及冷藏于一體的廠房1200平方,同好農合作社合作,村級集體經濟收入今年有望突破20萬。此外,大塘村還積極探索“村+組+合作社+農戶”合作模式,已種植芥菜11畝,紫皮大蒜8畝,紫蘿卜5畝,紫上海青5畝。
顏志鵬還致力于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以此引領提升鄉村治理水平。還積極挖掘文化資源,通過“以文聚心、以文化人”,激發群眾的積極性,致力于共同創造幸福生活和美好環境。
談到未來,顏志鵬表示:“會繼續發揮‘頭雁’作用,牢記鄉村振興的使命,以實際行動引領大塘村走向繁榮。傾力推動產業發展,為村集體和村民增收創富?!彼冀K相信,只要齊心協力,大塘村一定能繪制出共富的新篇章。
發展“三條”路徑,描繪“三張”新畫卷
來自通城縣大坪鄉內沖瑤族村黨支部書記胡金文是一位有著深厚農村工作經驗和豐富實踐知識的鄉村振興領導者,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帶領內沖瑤族村走上一條具有瑤族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胡金文積極發展“三條”路徑,描繪“三張”新畫卷。積極探索“黨建+民族團結+瑤族風情”的文旅發展新模式,通過提升瑤鄉民俗文化陳列館,利用前沿科技如大屏幕投影、VR/AR等打造互動式多媒體文化展館,讓游客更深刻地理解文化內涵。
胡金文還致力于挖掘本村古瑤文化優勢。在不懈努力下,藥姑山古瑤村于2022年被評定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內沖瑤族村今年10月被評為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據統計,2022年,該村共接待游客50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6000萬元。今年國慶、中秋雙節假期,景區共接待游客20萬人次,鄉村正走向振興的道路。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apatronics-ks.cn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